通讯员怎样发现采写身边的新闻
这些年来,本人先后在国家、省、市级新闻媒体上发表各类新闻作品3500多件,并有多篇作品获奖。连续9年被常德日报社评为优秀通讯员。
一、处处留心有新闻
刚开始做通讯员时,我与大家的心情一样不知道该写啥,觉得自己身边的事都很平常,没什么可写的。当时在我的眼里,似乎只有造成社会影响很大的事件和人物才算新闻。但14年的基层通讯员经历告诉我,更多的新闻融于看似平常的现实生活中,融于不引人注意的琐碎小事里,融于默默无闻的普通人身上,就看你是否善于捕捉、挖掘,是否善于分析、筛选。在这里,我可以说,处处留心有新闻。
为此,我们作为基层通讯员应该随时处于采访状态中,对周围发生的一切事物都要注意。这就要求我们基层通讯员练就一双“新闻眼”一只“新闻鼻”。“发现并记住一般人容易忽略的事”,这是作为通讯员最起码的水准和要求。这样,我们的新闻敏感就会不断地增强。
二、采写新闻要讲究技巧
在我们发现新闻线索后,首要的任务是采访新闻。常言道:七分采访三分写。只有深人生活,深入群众才是写好新闻的基础。这样来自生活的报道才鲜活可读,富有生命力。
三、呕心沥血写好新闻
要想在新闻事业上有所作为,就不能怕吃苦,就要做好吃苦的准备。
1、在新闻写作中,应注意选择一个好角度
同样一件事,这个角度也能写,那个角度也能写,但最佳的写作角度只有一个。选择不同的角度,表现出的新闻价值不同。
2、摆脱材料的束缚
写稿子时不要依赖从采访对象处要来的现成材料。比如写一个人,材料可写成这个人兢兢业业,任劳任怨,一心扑在工作上。而通讯则不能这样写,必须用事实说话,用典型事例或形象语言来说明。所以在写新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写得形象生动,以事动人,以情感人。
3、反复推敲修改
稿子写出后,不要急于投递,要反复推敲修改,修改一遍就有一遍的收获。要写出一篇好的新闻稿件,尤其篇幅较大的稿件,仅凭短短一、两个小时的采访或座谈远远不够,不仅把握不住,也难以生动鲜活。所以,在写作之前要广泛占有材料,善于联想,善于积累。
写新闻难,写出好新闻更难,但只要用心去写,新闻写作也并非高不可攀。既然喜欢或从事了这一行,就应不怕吃苦,不怕失败,反复锤炼出好的新闻稿件。
四、我的体会
作为一名老通讯员,让我体会到在采访要与实际、与生活、与群众贴得近些,再近些,要学会写老百姓身边的人,更要学会写老百姓身边的事。
为此,我们通讯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新闻敏感,平时必须做到“五勤”:一是腿勤,多跑、多接触实际;二是眼勤,多看、多观察;三是嘴勤,遇事多问;四是脑勤,勤分析、多思考,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;五是手勤,勤记、勤写,把看到、听到的各种材料,记录积累起来。
其次要发掘差异优势,以特色取胜。我们基层单位或部门的创新工作,尽管不是什么“大题材”,但往往有“新、奇”的特点。而且在这一单位或部门发生的同类新闻事件,也有与其他单位或部门所发生的同类新闻事件不同的特点。因此,从“小”处入手,突出这类新闻事件的“另类”特点,这也是基层通讯员发挥自身优势写出好新闻稿的一个重要的方面。
此外研究报纸栏目,有针对性的写稿、投稿。基层通讯员要经常注意浏览报刊杂志,收看收听电视、广播,关注时事政治,培养自己的新闻敏感性,尤其是要通过多写、多动脑筋、多练笔,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。要想提高新闻写作水平,还要注重研究报刊栏目,尽可能地适合编辑思路,有目的、有针对性地根据报刊栏目写稿、投稿,增强写稿、投稿的针对性。这样,可以避免写稿、投稿的盲目性,进而提高文稿的刊稿率、中稿率,也便于自己不断树立信心,提高写稿的热情。
一、处处留心有新闻
刚开始做通讯员时,我与大家的心情一样不知道该写啥,觉得自己身边的事都很平常,没什么可写的。当时在我的眼里,似乎只有造成社会影响很大的事件和人物才算新闻。但14年的基层通讯员经历告诉我,更多的新闻融于看似平常的现实生活中,融于不引人注意的琐碎小事里,融于默默无闻的普通人身上,就看你是否善于捕捉、挖掘,是否善于分析、筛选。在这里,我可以说,处处留心有新闻。
为此,我们作为基层通讯员应该随时处于采访状态中,对周围发生的一切事物都要注意。这就要求我们基层通讯员练就一双“新闻眼”一只“新闻鼻”。“发现并记住一般人容易忽略的事”,这是作为通讯员最起码的水准和要求。这样,我们的新闻敏感就会不断地增强。
二、采写新闻要讲究技巧
在我们发现新闻线索后,首要的任务是采访新闻。常言道:七分采访三分写。只有深人生活,深入群众才是写好新闻的基础。这样来自生活的报道才鲜活可读,富有生命力。
三、呕心沥血写好新闻
要想在新闻事业上有所作为,就不能怕吃苦,就要做好吃苦的准备。
1、在新闻写作中,应注意选择一个好角度
同样一件事,这个角度也能写,那个角度也能写,但最佳的写作角度只有一个。选择不同的角度,表现出的新闻价值不同。
2、摆脱材料的束缚
写稿子时不要依赖从采访对象处要来的现成材料。比如写一个人,材料可写成这个人兢兢业业,任劳任怨,一心扑在工作上。而通讯则不能这样写,必须用事实说话,用典型事例或形象语言来说明。所以在写新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写得形象生动,以事动人,以情感人。
3、反复推敲修改
稿子写出后,不要急于投递,要反复推敲修改,修改一遍就有一遍的收获。要写出一篇好的新闻稿件,尤其篇幅较大的稿件,仅凭短短一、两个小时的采访或座谈远远不够,不仅把握不住,也难以生动鲜活。所以,在写作之前要广泛占有材料,善于联想,善于积累。
写新闻难,写出好新闻更难,但只要用心去写,新闻写作也并非高不可攀。既然喜欢或从事了这一行,就应不怕吃苦,不怕失败,反复锤炼出好的新闻稿件。
四、我的体会
作为一名老通讯员,让我体会到在采访要与实际、与生活、与群众贴得近些,再近些,要学会写老百姓身边的人,更要学会写老百姓身边的事。
为此,我们通讯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新闻敏感,平时必须做到“五勤”:一是腿勤,多跑、多接触实际;二是眼勤,多看、多观察;三是嘴勤,遇事多问;四是脑勤,勤分析、多思考,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;五是手勤,勤记、勤写,把看到、听到的各种材料,记录积累起来。
其次要发掘差异优势,以特色取胜。我们基层单位或部门的创新工作,尽管不是什么“大题材”,但往往有“新、奇”的特点。而且在这一单位或部门发生的同类新闻事件,也有与其他单位或部门所发生的同类新闻事件不同的特点。因此,从“小”处入手,突出这类新闻事件的“另类”特点,这也是基层通讯员发挥自身优势写出好新闻稿的一个重要的方面。
此外研究报纸栏目,有针对性的写稿、投稿。基层通讯员要经常注意浏览报刊杂志,收看收听电视、广播,关注时事政治,培养自己的新闻敏感性,尤其是要通过多写、多动脑筋、多练笔,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。要想提高新闻写作水平,还要注重研究报刊栏目,尽可能地适合编辑思路,有目的、有针对性地根据报刊栏目写稿、投稿,增强写稿、投稿的针对性。这样,可以避免写稿、投稿的盲目性,进而提高文稿的刊稿率、中稿率,也便于自己不断树立信心,提高写稿的热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