零距离倾听读者心声———晚报召开读者代表座谈会侧记
“要在老百姓的关注点上做新闻”、“版式清新、内容丰富”、“在文明常德上要多下点工夫”hellip;hellip;
10月11日上午,秋高气爽,清风拂面。在《常德晚报》年度读者新闻报料奖评审之际,晚报邀请11名读者代表和编辑、记者齐聚一堂,畅谈晚报,零距离倾听读者心声,开门收集良策,梳理来年办报思路。
参加座谈会的读者有老领导、老专家、政法线代表、公益企业代表、通讯员代表等。
很多热心读者对《常德晚报》开设的栏目如数家珍。座谈会上,大家对《常德晚报》贴近民生,贴近读者所作的努力给予充分肯定,一致认为晚报生存在大众的土壤中,成了市民的良师益友,是传播常德市情、民情的窗口。
市委宣传部聘请的阅评员傅启芳说:“常德晚报》民生、本土的指向鲜明,大方向把握得非常好。尤其众多反映民生的报道,体现了为民众鼓与呼的媒体报道应有之义。”他还建议,晚报应围绕市委、市政府的主要工作做足报道。如:常德取得全国文明城市的称号,来之不易,为了文明城市的“常创常新”,晚报可开辟专栏,报道什么是文明和不文明?什么是文明素质?并要不遗余力报道文明创建的基层典型,敢于批评不文明现象。另外,晚报的“常言道”评论栏目办得好,但还要加强对本地时事的评论。
“《常德晚报》上的文化副刊不错,宣传推介了常德本土文化,晚报要多关注宣传常德厚重的文化,有了文化才有灵魂。我建议晚报要提高言论文章质量,多说出老百姓的声音,为老百姓办实事。”来自市委统战部的聂鹏说。
“从无到有,版面越来越丰富,活动越来越精彩,尤其是小记者活动搞得很有特色。晚报就是常德的一扇窗口,很多栏目和新闻反映了常德百姓的生活,展现了真善美。”
听完大家的发言,集团副总编辑刘雅玲说,新闻没有终点,办报亦无止境。《常德晚报》作为一份常德都市的主流媒体,担负着传播主流声音、通达社情民意、有效引导舆论的重任,晚报只有贴近读者、依靠读者,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,走进市场。为此,我们晚报上下秉承一个信念:民生本土是我们的特色,权威精致是我们的追求。把读者最愿意听到、最愿意看到的声音,每天都放在报纸的头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