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常德日报社门户网站!

您的位置: 首页 >综合动态>工作动态>详细内容

少了鞭炮声 年味照样浓

来源:市日报社 发布时间:2019-02-12 21:44:24 【字体:

   这次春节回家,我和妻子专门为1岁8个月的儿子买了眼罩、口罩、耳塞,因为去年春节带儿子领教过乡村过年的“热闹”。鞭炮声从腊月廿五可以响到大年初一凌晨。这次我们便“全副武装”,有备而来。

    我的老家在鼎城区斗姆湖街道,是典型的城郊接合部,虽然早在几年前这里已纳入市区,但是在居民眼中,仍旧觉得身处乡里。

    乡里就有乡里的习俗,年夜饭一封鞭炮,迎接新年一封鞭炮,大年初一清晨一封鞭炮,如初一去别人家拜新年,还要提上一封鞭炮。这几年,各家各户条件好了,修了新房,买了新车,自然出手就阔绰了。“轰天雷”“遍地红”、礼花筒,好像谁家的鞭炮贵、放得多,就预示着来年的日子越红火。特别是大年初一的零点,迎接新年,各家各户齐放礼花,夜半的天空被照得通亮,推开窗就是满满的呛人的火药味。

    “禁止放鞭炮,平安过春节。”这是贴在电杆上的标语,也是“禁炮令”。效果如何,能不能禁得住,我也持怀疑的态度。

    大年三十的23时40分,眼看就要迎接新年了。一辆带着喇叭的宣传车和两辆警车出现在教育街路口。他们以20码的速度在街上来回巡逻。

    “砰砰砰!”教育街的下街头开始放礼花了,几位街道的工作人员和民警马上前去制止。

    迎新年图个好兆头,但鞭炮也得禁。于是,他们几人将警车停在路口,一方面亮着警灯以起到警示震慑作用,另一方面上门给当事人做工作,宣讲政策,剩余的几筒礼花就不要放了。工作人员和民警的耐心说教获得当事人的认同。

    一位值班民警对我说,今年街道全境都纳入了禁炮区域,早在年前就开展了广泛宣传。在禁放期内,街道、社区、民警组成的巡逻队伍坚持24小时巡查,以宣传教育为主,对不听劝阻依然燃放烟花爆竹的给予打击。

    我这次回乡过年最直观的感受就是,大年初一的零点,只有零星的烟花燃放,往年“烟花灿烂红遍半边天”的场景不复存在了。

    少了鞭炮声,过年还是热闹。一家人围在电视前,看着春晚,一起抢红包、发微信,都忙得不可开交,抢到几块钱的“大红包”笑得合不拢嘴,比放鞭炮有意思多了。

    一旁的小儿早已进入梦乡,给他预备的眼罩、耳塞一样也没用上。

分享到:
【打印正文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