线上展示┃“发现常德之美”影像征集大赛第十九期入围作品精选
秋意渐浓,走在路上,已能感到丝丝寒意。若是偶然踩到几片落叶,你便能听到脚下传来秋天的声音,细细的,声音不大,却十分动听。
常德的秋天是什么样子呢?在每一个摄影者眼中它都是不一样的,让我们跟随投稿者们的镜头来感受他们眼中的常德之秋吧!

· 千年银杏 田辉举 摄
· 柳湖竞渡 丁惠民 摄
· 春水犁波 何新舫 摄
· 落日余晖 潘东方 摄
· 流光溢彩 王曙明 摄
· 港口夕照 孙纯 摄
· 溪上醉秋 鲁文芳 摄
· 东山峰雪野云河 林攸忠 摄
· 光芒四射照花盛 顾湘田 摄
· 静谧半边湖 何新舫 摄
· 涓涓溪流美如画 顾湘田 摄
· 鹭嬉荷塘 刘汉华 摄
· 蓝天碧水白马湖 郑景阳 摄
· 水墨丹青沾天湖 龙益军 摄
· 梯田人家 何新舫 摄
· 雨后山村 林攸忠 摄
· 河街一角 彭明建 摄
· 夕照骑车人 刘图强 摄(手机)
· 窗外风光 龚碧琴 摄(手机)
· 乘风破浪 李朔 摄(手机)
· 穿紫河风光 朱世奎 摄(手机)
· 日暮归途 邱林 摄(手机)
· 守护 卢健 摄(手机)



千年银杏:千年银杏是一张很应景很温暖的照片,秋天到了,万物金黄,村民挎着大竹筐,寓意收获。该作品画面优美,色调统一,人物背影和金黄的地面充满了浓浓的乡愁,发现常德之美就需要这样的好照片。但如果镜头再稍拉远一点构图,让树干的黑色在画面中比例减少一点是否会更好?
柳湖竞渡:柳湖竞渡给人一种“淡抹”胜“浓妆”的感觉。三分法构图,横向,龙舟在起点线排开和远景湖边和鼓楼呈现平行关系;纵向,伞杆,站立的裁判形成高低不一的呼应关系,再加上点状分布的航线浮标,让整个作品充满韵律,清新雅致。色彩上,水、天的大面积蓝色与伞盖队员的救生衣红色形成鲜明对比,让主体不仅在构图上更是在色彩上都更加突出。
溪上醉秋:溪上醉秋,隐秘在山林中的古建筑让人陶醉。拍摄者应该没有使用大广角拍摄,这使得建筑方正,稳定,静谧之感油然而生。构图上,画面再拉远一点,建筑群能完整呈现并被山林环抱为最佳,若取这样的中远景,则可安排两三人物与中间主体建筑第二层凭栏远眺,但凡有人,画面将立刻鲜活起来。 从色彩上说,蓝、棕、绿、黄、橙稍多,一张好的风景照,最多不要超过三种颜色,且三种颜色分布的区域面积要有所规划,切忌某种颜色过于饱和,高级的照片一般都低饱和。


顾问
曹儒国
彭明建
总策划
任民政
统筹
赵有强
执行
李龙 刘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