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军码头┃“高新区杯▪发现常德之美”影像征集大赛第27期
赖泽吟 文/图
桃源师范学校,坐落在美丽的沅水流域革命老区桃源县城,这是我工作生活了几十年的地方。学校和沅水只一墙之隔,出校门便到红军码头。几十年来几乎每天都要经过红军码头,在此散步、健身、和朋友聊天。也见证了红军码头的变迁,及几十年来国家的改革开放带给人民生活的改善,幸福指数的提升。
临近退休,工作清闲下来,我买了相机,和一群爱好摄影的朋友们开始了爬山涉水,追光逐影的摄影爱好。
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后,我认为一名摄影人在社会大变革时期,应该记录社会变化的方方面面,记录身边的人和事。于是我有了拍摄以红军码头为中心,反映老百姓幸福生活影像的想法。
红军码头,因贺龙,萧克将军率领红二、六军团驻扎桃源县城时维修和使用过的沅水码头而得名。现重新修建的红军码头即是革命历史纪念地。也是老百姓生活休闲、健身娱乐的好去处。我通过相机记录下老百姓在安稳富裕的社会环境里幸福的生活,也为历史留下当代社会的真实影像。这就是我拍摄红军码头的初衷,我将会长期拍摄下去。
桃源是湘鄂西和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,这是桃源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长期斗争的结果。桃源革命老区的历史既是一部革命先烈用鲜血染红的斗争史,也是一部社会巨变的发展史。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,桃源人民在党的领导下,书写了革命老区发展壮丽的诗篇。2007年6月,桃源被湖南省人民政府确定为“革命老区县”。2019年3月,桃源被中央宣传部等确定为“湘鄂西和湘鄂川黔2个片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县”。
1935年11月,红军在桃源县城活动期间,红二、六军团指挥部驻扎于县城省立桃源女子中学校园内(原桃源师范学校白楼)。红军组织官兵维修了学校东南侧的沅水码头。并向群众宣传红军政策,与桃源人民结下了鱼水深情。
红二、六军团途经桃源时间虽短,但意义深远。为了纪念红军长征北上途经桃源,桃源县人民政府于2011年1月公布"红军码头"为桃源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。2015年12月,桃源县漳江镇人民政府在原沅水码头,立下了“红军码头”文物保护碑,刻写了碑文,公布了纪念碑保护范围。
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,落实市委、市政府关于推动常德文旅产业发展的决策部署,中共常德市委宣传部、常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、常德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、常德日报社联合主办“高新区杯·发现常德之美”影像征集活动。
欢迎大家用镜头记录发现常德城乡之美,记录社会变革时期常德的文明与进步。可单幅、可组照、可专题表达,尤其欢迎有时间跨度、有故事性、有常德特色和亮点,立意高、表达精准的图片专题。

顾问
曹儒国
彭明建
总策划
任民政
策划
赵有强
执行
李龙
编辑
粟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