报人分批开展红色旅游
本报讯(记者 高立)国庆节前后,日报组织采编人员分三批前往革命圣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,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。
这三批人员中有两批去西安,一批去海南。先后参观了陕西的延安革命纪念馆、枣园、杨家岭、宝塔山、西安事变旧址、海南的博鳌、万泉河等红色旅游景点。
走进延安窑洞参观,不少报人感慨地说,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,延安曾经是党中央的所在地,物质生活十分艰苦,住的是土窑洞,吃的是小米饭,穿的是粗布衣,点的是小油灯,却取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,值得我们敬仰和传承。
坐在杨家岭革命旧址前的石凳上,冯文正、王永刚、魏仙耘等谈起了延安话题,他们说,1935年到1948年,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此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,运筹帷幄,决胜千里,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,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坚固基石,培育了永放光芒的“延安精神”,历史应该铭记,我们应该牢记。
这三批人员中有两批去西安,一批去海南。先后参观了陕西的延安革命纪念馆、枣园、杨家岭、宝塔山、西安事变旧址、海南的博鳌、万泉河等红色旅游景点。
走进延安窑洞参观,不少报人感慨地说,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,延安曾经是党中央的所在地,物质生活十分艰苦,住的是土窑洞,吃的是小米饭,穿的是粗布衣,点的是小油灯,却取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,值得我们敬仰和传承。
坐在杨家岭革命旧址前的石凳上,冯文正、王永刚、魏仙耘等谈起了延安话题,他们说,1935年到1948年,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此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,运筹帷幄,决胜千里,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,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坚固基石,培育了永放光芒的“延安精神”,历史应该铭记,我们应该牢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