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常德日报社门户网站!

您的位置: 首页 >综合动态>业务专题>详细内容

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

来源:常德日报社 发布时间:2014-07-24 21:52:20 【字体:

  “从群众中来,到群众中去”是我党一以贯之的路线方针,通过这次学习教育活动,我深刻认识到:一切为了群众,一切相信群众,一切依靠群众,并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,而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。
  一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,要求我们必须相信实践中最有发言权的人民群众。
  群众说好,才是真的好,群众满意才是最高目标。目标对了,标准明了,才能指导和推进党和政府的各项工作,否则,一旦目标不对、标准不明,我们的工作就会失去方向、偏离重心。随着职位的迁升,办公条件的改善,一些党员干部发生角色错位,由“公仆”变为“主人”,自认为可以主宰群众、支配群众、代表群众,从根本上脱离了群众;有的党员干部看不起群众,认为群众无知、野蛮,不讲理、是刁民,怕接触群众、对话群众,从心理上拒绝了群众;有的党员干部不关心群众,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漠不关心、久拖不办,从感情上伤害了群众等等。通过学习,我体会到这一苗头有很大的危害性,久而久之就会让自己脱离群众,果真到了这种地步,自己的一些决断就会因不符合群众的利益而给党的事业造成损害。
  二、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立党之本,要求我们必须坚持“群众至上”的原则。
  通过学习,我感到要坚持这一立党之本,必须将民意、民情真正吸纳、充实到方案、标准的制定中,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,充分尊重民意,广泛征求民意,将评判的标准和标尺交给群众,让群众说得上话,让群众说话管用。新时期的群众路线是要各级领导干部真心真意的和老百姓交朋友。主动深入到群众中去,做群众的知心朋友,虽然,我每月都坚持与普通员工谈一次心,但工作指标谈得多,生活关心、思想动向谈得少,没有把老百姓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作为工作的重要方面。新时期的群众路线虽不是简单的送温暖,但关注大众民生。想群众之所想,忧群众之所忧,解群众之所难,却是永远不能舍弃的群众工作法宝。党的群众路线没有捷径可走,也不是纸上写写、嘴上说说、墙上挂挂的空洞理论。要保障“路线”不走样、不走调,必须要提高走“服务路线”的能力,党的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就是为人民服务、使群众得利,基层干部要真心实意当人民群众的服务员,在涉及民生的问题上,切实做到“民困我解、民需我帮、民求我应”。
  三、坚持“群众至上”的原则,要求我们必须自觉把权力关进笼子里。
  通过学习,我认识到不仅要提高制度设计的科学化水平。还要进一步完善干部评价体系,不仅要看会不会抓经济发展,更要看会不会做群众工作、会不会管理,不仅要算经济账,更要算政治账、民生账、发展成本账、群众满意账。进一步改革干部评价机制,逐步改变干部考核工作中“上考下”“官考官”以及社会组织和社会公众相对“缺位”的状况,真正把对干部的评判权交给广大人民群众。完善权力约束机制,坚持全面从严治党、从严治吏,“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”,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,引导广大干部敬畏手中权力、慎用手中权力、用好手中权力,逐步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、不能腐的防范机制、不易腐的保障机制。

 

 

分享到:
【打印正文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