军人本色———陈太平投身防汛采访速记
月11日,周日。暴雨。上午,日报政文部记者陈太平参加了常德军分区十二届十二次全会,又匆匆赶去市人事局,进行大学生村官面试的采访。中午总编室来通知,市委常委刘剑英当日下午去石门督查防汛,他马不停蹄地奔赴石门。
这是陈太平很寻常的一个周末,曾在新疆服役10余年的他,军人本色不褪——哪里有需要哪里上,绝无半句怨言,而且行动军事化。年过五十岁的陈太平爱喝杯小酒,酒后爱说些小故事,他的军旅生涯无数次的成为故事的主线。他说,军人就要有军人的作风,即使转业回家,他也一直坚守。
“到了防汛的季节,这些天雨下得这么猛,可能又要上堤了。”望着办公室窗外的瓢泼大雨,陈太平若有所思,他给年轻记者们传授起经验,防汛可不是好玩的,有一年防汛在堤上守了近一个月,打起手电筒写稿子……
果真。7月12日凌晨,罗琳主任给政文部同仁发来短信,“接指令9时准时到市防指集合领命,全力应对防汛采访”。陈太平回过短信之后,起身收拾好换洗衣服、雨靴、水壶等物品,这才安心的休息。“先做好下到一线打攻坚战的准备。”
由于没有直达市防指的公交车,陈太平早早起床,计算好坐车和步行到达目的地的时间。同事们都知道,低碳生活和守时也是他军人的传统。身挎摄影包,一手提采访包和生活用品,一手撑伞,穿行在风雨中,汗水、雨水在陈太平脸上、身上交汇。抵达市防指后,顾不到整理,他一头钻进防汛会商会会场。午饭后来不及休息,就随市领导赶赴桃源勘灾督查。
傍晚,从市防指回报社写稿,一直忙到深夜11时过了才收工回家,还没来得及卸下行装洗个澡,陈太平电话响起:立刻赶到市防指,曹儒国副书记一线巡堤,并通知,当晚由他蹲守防指,随时待命。军令如山,陈太平再次冒着暴雨冲出家门,打了一辆出租车直奔市防指。
始终坚守在防汛第一线采访,两日内采写的8条高质量的新闻稿件均见诸报端,深入到桃源黄石水库等抗洪一线拍摄照片,被用作主打图片。作为日报一名最年长的一线记者,他在这次防汛采访中,发稿量也最多。当听说我要把他这次的突出表现写出来,他呵呵一笑:“这有什么好写?不过是起码的军人本色。”
同在一个办公室的兄弟姐妹们为他的敬业和高产拍手称快,拍完个个捏起鼻头:“太平老师,该回家洗澡了,不然都污染环境了!呵呵——”
这是陈太平很寻常的一个周末,曾在新疆服役10余年的他,军人本色不褪——哪里有需要哪里上,绝无半句怨言,而且行动军事化。年过五十岁的陈太平爱喝杯小酒,酒后爱说些小故事,他的军旅生涯无数次的成为故事的主线。他说,军人就要有军人的作风,即使转业回家,他也一直坚守。
“到了防汛的季节,这些天雨下得这么猛,可能又要上堤了。”望着办公室窗外的瓢泼大雨,陈太平若有所思,他给年轻记者们传授起经验,防汛可不是好玩的,有一年防汛在堤上守了近一个月,打起手电筒写稿子……
果真。7月12日凌晨,罗琳主任给政文部同仁发来短信,“接指令9时准时到市防指集合领命,全力应对防汛采访”。陈太平回过短信之后,起身收拾好换洗衣服、雨靴、水壶等物品,这才安心的休息。“先做好下到一线打攻坚战的准备。”
由于没有直达市防指的公交车,陈太平早早起床,计算好坐车和步行到达目的地的时间。同事们都知道,低碳生活和守时也是他军人的传统。身挎摄影包,一手提采访包和生活用品,一手撑伞,穿行在风雨中,汗水、雨水在陈太平脸上、身上交汇。抵达市防指后,顾不到整理,他一头钻进防汛会商会会场。午饭后来不及休息,就随市领导赶赴桃源勘灾督查。
傍晚,从市防指回报社写稿,一直忙到深夜11时过了才收工回家,还没来得及卸下行装洗个澡,陈太平电话响起:立刻赶到市防指,曹儒国副书记一线巡堤,并通知,当晚由他蹲守防指,随时待命。军令如山,陈太平再次冒着暴雨冲出家门,打了一辆出租车直奔市防指。
始终坚守在防汛第一线采访,两日内采写的8条高质量的新闻稿件均见诸报端,深入到桃源黄石水库等抗洪一线拍摄照片,被用作主打图片。作为日报一名最年长的一线记者,他在这次防汛采访中,发稿量也最多。当听说我要把他这次的突出表现写出来,他呵呵一笑:“这有什么好写?不过是起码的军人本色。”
同在一个办公室的兄弟姐妹们为他的敬业和高产拍手称快,拍完个个捏起鼻头:“太平老师,该回家洗澡了,不然都污染环境了!呵呵——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