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常德日报社门户网站!

您的位置: 首页 >综合动态>业务专题>详细内容

柳暗花明又一村

来源:常德报人 发布时间:2009-12-07 09:32:41 【字体:
         时间:9月15日
        上午,手机屏幕上出现了"6920"。挂了电话,我满脸愁容,原本定在9月20日交稿的三篇国庆特刊稿,需要提前交,得赶快去找采访对象。原定心中的采访对象,却只确定了两个,而且其中一个还要等待他的空档期。而另外一个采访对象却无从下手。
        早在9月7日开周会时,国庆特刊的采访写稿任务就已经确定,我主要是采写"物证常德60年"大型征集展示活动中收集的重要物证"背后的故事",其中包括知青留城证、一系列选民证、一套自行车证,联系这些物证让采访对象讲述60年内的变化与发展。
         当接完编辑部副主任陈泳的电话后,我第一个联系到留城证的谢迪均,很顺利约了采访时间。自行车证背后的故事讲述者我联系了专家组的几个专家后,其中1951年出生并一直生活在常德的李哲伟成为最适合的采访对象,但他的空档期却在9月17日下午,所以采访只能那时进行。在胡蓉提供的市人大相关联系方式后,我与市人大取得联系,对方告诉我:要先跟领导汇报,然后找采访对象,下午通知结果。不到一个小时,市人大传来消息:由于选民证只有在各区县(市)才有,所以找不到采访对象可以介绍,建议去找武陵区人大。联系上武陵区人大联工委,不料对方告诉我:没有经历那么多年的老同志。经过几番折腾,到哪里去找采访对象让我焦躁不安。
         焦躁到极致的时候,电话响起,是活动组委会专家袁承义。在电话就要结束时,袁专家突然笑道:芬芬,今天怎么说起采访的事情没有往日那么兴奋?在我一番倒苦水后,袁专家笑着说:"就这个事情啊,你可以采访叶巡,他是老领导,60年来选民证制度的变化与发展他肯定知道,我马上给你联系。"天啦,举着电话我跳着转了一圈,柳暗花明又一村,终于有着落了。10分钟不到,袁专家打来电话,叶巡由于时间上安排不过来,推荐了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李友元,都已经联系好,只等我自己和他联系。心情激动、言语颤抖地给李友元打电话联系,他在明白采访意图后爽快答应了,并将采访时间约在9月17日下午。
        挂了电话,自己在心里默念着:感谢天感谢地,感谢叶巡,感谢袁专家……
        晚上,我又想起这件事,觉得自己也要反省与自我批评:一旦确定采访和写稿任务后,必须马上联系和寻找采访对象,将稿子写好,以免夜长梦多。不然,出现变故,就会使自己手忙脚乱。临阵磨枪,打无准备之仗,势必会影响稿子质量。
分享到:
【打印正文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