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常德日报社门户网站!

您的位置: 首页 >综合动态>业务专题>详细内容

一首歌的诞生———常德日报传媒集团之歌《扬帆远航》创作经过

来源: 发布时间:2011-04-17 21:04:20 【字体:

3月29日上午,常德日报传媒集团挂牌成立的庆典仪式隆重举行,奏国歌、升国旗之后,升集团旗帜,同时奏响集团之歌,当《扬帆远航》那深情豪迈的歌声响彻全场时,肃立在主席台一侧的我,不由得热血沸腾!
作为词曲作者,作为集团的一员,回首这首歌的诞生历程,心中充满了感慨!
今年初,我得到消息,集团挂牌成立的庆典活动3月底举行,要我创作一首“社歌”、或“报人之歌”。我向来对什么厂歌、行业歌之类的“不感冒”,认为那都是瞎扯淡,再说我也找不到感觉,所以没有答应,而且,此后集团领导几次催问,我都强调说我没有承诺也不承诺。虽然这么说,可心里还是老惦记着这事。心想要是没有承诺却能像承诺过的一样办成那当然最好不过了。
春节前的一天几个朋友聚餐之后,我有了一点空闲时间,于是在芷园宾馆的一个房间里想这事儿。我首先想到的是我们这个群体,我们这份职业,自己从业十多年来的许多经历和酸甜苦辣的感受。慢慢地,有了一些零星的意向和概念:“我们曾在船头瞭望”、“风雨苍茫”、“寒来暑往”、“雨后的阳光”等等,并隐约出现个别乐句。不过此后好多日子,都没有任何进展。元宵节后的一天,工会主席熊夏明又问及歌曲的事,我说,看近几天能不能找到感觉,要不就采取个变通的方式。我其实已想好了退路mdash;mdash;找个有功夫的同事写个词,我来谱曲,要不请市里的作曲家谱曲。当晚,我坐在办公桌前,苦思冥想。突然像开了悟似的,把原有的几个词句和“扬帆远航”这个主题连到一起,就有了感觉,有了立意,几下就确立了歌曲的框架。我心想,可以交差了!
经过几天打磨,把词改得面目全非,又搭起了曲子的架子,就只是个如何深化完善的问题了。我把歌词发给高立,请他看看。他给予肯定之后,说出了自己的意见,主要是认为有点空,与职业、与常德的联系不紧。不久,他又把自己的思路理成一个名为《我们是桃花源里的传媒人》的歌词发过来,我一看,非常到位的“报人之歌”,贴切而豪迈,如果早几天看到这个词,根本就无需我抓狂了,个别地方稍一调整,就可进入谱曲程序。我对照高立的词,反复揣摩,一会儿我的,一会儿他的,调整充实的路径渐渐明晰,两天后,又与汪肯堂总编等人充分交换意见,终于基本敲定了歌词,也同时完成了曲子的创作。自己一个人在一边儿反复哼唱、演唱,一边唱一边想象,一边唱一边挑刺,觉得行了,便找专家鉴定、修改完善。
想不到专家竟然对这歌给予高度评价。我对谁都说是请“省内一位很有实力的作曲家”创作的,既为了先入为主,又便于听到真话。湖南文理学院的陈君凡老师是《柳叶湖美》的词曲作者,他肯定了歌的旋律、章法,特别赞赏结尾部分的几句,说是最顶尖的作曲家也难得写出来,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神来之笔,一边做着手势唱一边感叹不已。市群艺馆的李小平老师是为《澧水船夫号子》、《欢迎你到常德来》作曲的人,他说歌曲的韵律感很强,流畅,有推动力。专家们的话印证了自己的感觉,我放心了。于是放出话来,说我把集团之歌搞出来了!
党委会上,谢承益董事长等人认真听了我的试唱,字斟句酌地推敲了歌词,并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。我又经过几个晚上的修改完善,定了稿,择日前往长沙录音。
录音时的小插曲也值得一提:制作人是省内有名的音乐人,配音配器很好,我很满意,但速度太快。我和陈君凡、主唱樊春喜(文理学院老师)都提出这一点。争了好一会,从114(即每分钟114拍)降到112;我又提出再降,试了108,有人说行了;我说试试102吧,群起反对,我坚持说试试吧,一试,我觉得与我的需求接近,就说按102定速度吧!无人搭腔。我提出再听听,再比比。
最后,我面对一屋音乐界高人,从词的内涵、曲的韵味以及未来报人演唱的现实等几方面阐述了意见,以最诚挚的态度,以最谦和的笑容,表明我的坚定立场。专家们同意了。
录完,陈君凡说:“你的坚持是对的!”省城的音乐家也对我一脸微笑。
我说:“如果慢一点会更好!”这话当时无人认同。
3月25日下午,樊春喜老师应邀来集团教唱歌曲,一见面就说:“我这几天听了好几遍,真的如你所说,慢一点点就更好了!”

分享到:
【打印正文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