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常德日报社门户网站!

您的位置: 首页 >综合动态>业务专题>详细内容

农村就是一个新闻库———蹲点乡镇采访的一点体会

来源: 发布时间:2012-09-24 08:51:21 【字体:

这次走转改乡镇蹲点采访活动,群工部蹲点一个星期,写了稿件4篇和备用稿件一条。这些稿件中,其中三条线索来源于田间地头,两条线索是茶余饭后闲谈所获。所以个人觉得:农村就是一个新闻库,你付出多少劳动就能过去多少新闻。
3月10日-14日。按照报社统一部署,我和部主任胡德桂赶早来到了鼎城区中河口镇,和该镇党委书记贺用森见面后进行了简短的交谈,便耐不住要到村里转转一转。
步行在中河口镇各村的水泥村道上,便被满眼金黄的油菜和白色点点的塑料大棚吸引了我们的眼球。原来,塑料大棚里育的冬瓜苗。冬瓜和油菜都是中河口的支柱产业,也是当地的特色,占领当地农业产业的半壁江山。同时我们了解到,不几日,世界基尼斯蜂人大赛也将在当地举行,我们当时就决定结合蜂人大赛写他们的油菜产业,于是有了《花乡引得蜂人来》的报道。我们又通过在田间地头走访正在劳作的老农,写出了反映该镇冬瓜产业的《踏访希望的田野》的报道。
在中河口的5天,我们采访组一致要求在食堂吃饭,和当地干部打成一片,饭桌闲谈成为了我们索取线索的好平台。食堂的马文龙师傅做出的菜色香味俱全,起初我们以为是专门聘请的大厨,吃饭的时候发现他老是在谈工作,原来他就是镇政府的一名干部。镇政府为了节流开源,根据干部的特长,在不影响工作的同时,马文龙被安排在食堂掌勺,不仅掌勺还负责食堂的采购,此举每年给政府节约5万元的经费。闲谈中我们还得知该镇全体干部进城开会都是搭公车,下乡办事都骑自行车。这就是一个好新闻。然后我们深入采访,写出了镇干部转变作风的《新风吹拂新河口》的报道。
这次乡村行,我们吃住在农村,采访过程中我们认真听仔细看。白天我们进村入户搞走访,晚上就开“卧谈会”讨论如何立意写稿,就连饭桌闲谈都成为我们获取线索的平台。5天时间,我们不仅采写刊发了4篇基层稿件,而且还掌握一条村民自治的重要线索,等待最佳时机再深入采访。
这次乡村行让我深刻的感受到,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,要出好新闻,就要求我们走进基层,就要求我们坚持三贴近原则,就要求我们文稿的内容真实,文风朴实,不能做假大空的新闻。

分享到:
【打印正文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