避免编辑工作中常见错误的方法
编辑在报纸编辑过程中,即使特别小心谨慎,也难保绝对不出差错。但如果掌握了错误发生的规律和根源,就可以尽可能地避免差错。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编辑工作经历,谈谈如何避免几种常见的差错,与同仁共探讨。
第一,避免标题差错。标题的错误常常表现为:首先是文字使用错误。通常由于标题字数少,编辑往往一扫而过,从而大意失荆州,成为硬伤。如《我市生态农业风声水起》中的“声”字、《水利建设发韧沅澧》中的“韧”字、《柳叶湖旅游渡假村再添新贵》中的“渡”字等等,稍不注意就不易发觉。标题的第二种错误表现为题文不符。特别是发群组消息时,很容易把两则类似消息的文或题交换发。标题的第三种错误为逻辑错误。如《我市运动健儿胜利凯旋》中“胜利”和“凯旋”、《市一中德育教育放异彩》中的“德育”与“教育”等等则不能联用。
第二,避免文字差错。错别字的出现,很多情况是录入时相近的字音、字形的错误,以及在录入中一个字录入两次,或者拖泥带水,将使用字自动生成的组词也输入进文章。这种错误,需要在文字录入时提高准确率,注意力集中;另一方面就是在校对的时候,要耐心细致。《咬文嚼字》杂志曾经公布了《当代汉语出版物中最常见的100个别字》,如果从事编辑工作同志平时注意了,我相信是有所裨益的。如食不裹腹、黄梁美梦、再接再励、喧泄、寒喧、一如继往、亲睐等词中的别字就不容易发现。再就是“度”、“渡”也较难区别,一般与水相关的用“渡”,如渡河,其他则用“度”,如度假、度蜜月,但渡难关、过渡时期则用“渡”。另外,“戛然而止”中“戛然”不能写成“嘎然”,本人在编辑工作中就曾经犯过这个错误。编辑在长期工作中应养成记笔记的习惯,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一一记录下来,那么第二次遇到的时候就不容易出错了。
第三,避免图片差错。首先,图片与文章内容不符,是较易出现的错误。第二种情况发生在对文章的理解偏颇,使用图片不当。这就要求对文章都要仔细研磨,理解透彻。第三种情况是图片中的文字由于没有拍摄全而出现歧义甚至反义。如一图片中有一条《打击违法犯罪 促进社会和谐》的横幅宣传标语,但照片拍摄时却没有把“打击”二字拍摄进去,结果图片中宣传标语表达的意思就大相径庭了。
第四,避免行文段落差错。由于是电子排版,在操作中,文章有时没有拖完而差一行或几行,或差最后几个字,由于排版员对文章内容不熟悉,这种情况可能是排版员不能预见到的,这就需要编辑严格把关。而在校对中,对于文字本身的关注可能会削弱校对者对文章整体的重视,从而不会发现这个问题。此外,在排版中还会出现,有的段落首行缩进,有的段落顶格的情况。有的时候(如排版员大意而忘记存盘)在电脑上看好像是修改、调整好了,但出纸后看却有偏差。所以,编辑指导排版员调整版面的时候,切忌过于相信对方,一定要待调整完毕后出大样仔细审定。
当然,要避免以上问题,仅仅靠格外小心还是不够的,在做编辑的过程中,要注意对错误的总结,吸取教训,要设定校对层次和程序,从而有效地避免错误。同时,还要注意熟悉排版软件,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错误,另一方面,还有助于编辑思想的实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