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常德日报社门户网站!

您的位置: 首页 >综合动态>业务专题>详细内容

新闻路上乐此不疲

来源:常德日报社 发布时间:2013-12-23 20:26:31 【字体:

  进入新闻行当纯属机缘巧合,但从业近9年来,我却深深爱上了这份职业。寻找原因,除了日久生情外,最大的影响应该来自于报人前辈,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专业、敬业精神,激励我在采编一线脚踏实地工作,并且乐此不疲。
  做新闻工作者苦,但苦中有乐,相比内心收获的充实和满足,苦也就不值得一提了。作为一线记者,我始终保持着对抢抓好新闻的激情,时刻准备着发现、采写为报纸增色的新闻。今年获得赵超构新闻奖三等奖、湖南省好新闻三等奖的消息《船老板打工13年还老账》,便是我在农村采访时无意间得到的线索。当时,采访人提及船老板易宗志,是在一句话中匆匆带过,若不注意我就可能与好新闻擦肩而过。职业敏感让我对易宗志的情况穷追不舍,将手头的采访做完后,我辗转找到易宗志的家,采访他和他的亲人、邻居,回来后迅速成稿。经过《常德晚报》的报道,易宗志被评为“常德市道德模范”,并入围“中国好人榜”。
  学习策划,做深新闻。作为地市级新闻工作者,不可能“守株待兔”,坐等惊天动地的大事发生,况且在新媒体发展迅速的当前,事件性新闻报道已经不是纸媒的优势。在策划上下功夫,将新闻做透,是纸媒记者应着重培养的能力。在日报文化周刊担任编辑记者的2年时间里,我开始尝试做新闻策划,采写了一批文化类的深度稿件。到晚报后,我策划或参与策划了《门面经济繁华背后的隐忧》、《是是非非说医闹》等深度报道。今年,我担任深一度的版面编辑,采写了《空村记》、《小贷十年的富民轨迹》等深度稿件。
  既要埋头拉车,也要抬头看路,一线记者应该学会在实践中总结、提升。平时,我阅读专业书籍,学习大报的优秀作品,结合实践所得撰写论文,今年在新闻类核心期刊《中国地市报人》发表论文《青年记者加强“四种意识”路径初探》。
  都说术业有专攻,为了对得起这句话,我不敢有丝毫松懈,力求让自己更加接近专业,成为一名成熟而又不失激情的新闻工作者。

 

 

分享到:
【打印正文】